close

2010-03-08 工商時報 【記者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紐約時報指出,德國旺盛的出口表現為該國帶來亮眼的貿易順差,然而卻也是犧牲了歐元區夥伴的出口利益才有這樣的成績,尤其是希臘、西班牙和葡萄牙等所謂的歐元區邊緣國,因自身生產力與競爭力疲弱,又自德國大量進口消費,如今只有承擔逆差不斷增加的苦果。


     這些所謂的邊緣國(peripheral countries)自德國等地買入大量的賓士(Mercedes)車等進口商品,但卻未能產出足以匹敵的外銷額度。


     此外希臘、西班牙、葡萄牙的出口商品往往也不具競爭力,因這些國家在過去十年任由薪資上揚速度超過生產力,導致生產成本扶搖直上。同時,躬行勤儉的德國出口規模卻是高於國內消費水準,從揮霍消費的鄰國所賺取的鈔票,遠高於自這些國家進口商品的支出。


     報導以員工數僅140人的德國漢恩展櫃公司(Glasbau Hahn)為例。有鑑於內需走軟,漢恩因此視海外為主要收入來源,占其60%的營收。該公司為博物館玻璃展示櫃領導業者,儘管市場規模不大,但卻在這塊極具利潤的利基領域中稱雄。這類出口企業為德國經濟反彈成長的驅動力,卻也使得歐盟其他成員國陷入苦境。


     倫敦歐洲重建及發展銀行(EBRD)首席經濟學家柏格洛夫(Erik Berglof)表示,「這與中國和美國的情況類似,容易引起緊張關係。」


     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資料顯示,德國目前為歐洲貿易順差最高的國家,2009年上看1,358億歐元(約1,851億美元,金額較排名第2的荷蘭高出2倍以上。


     除了法國之外,貿易逆差最高的幾個國家:英國、西班牙、希臘、葡萄牙同時也身處財政困境。目前各國官員正為了修正經濟失衡的問題絞盡腦汁,畢竟若要求德國出口少一點,實在沒道理。要求德國減稅以刺激消費,或為解決方法之一,但此舉恐導致德國預算赤字雪上加霜。專家認為,最終這些位居弱勢的國家仍須自行承擔責任,解決薪資和生產力不協調的難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kys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