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何孟奎/台北報導】2009.10.06 05:50 am
行政院主計處昨(5)日首度公布生活物價指數,選出三大類,從食物、教養娛樂、生活必需品等項 ,以及指數的月增率來即時反映物價變化。
結果發現,9月生活物價指數三大指標全部下跌,跌幅均超過1%。以食物類為主的甲類指標,較8月跌1.23%,跌幅居三大指標之冠。
主計處第三局科長吳昭明說,主計處編出這三類的生活物價指數,以民國95年為基期,「從指數的月增率,可以清楚看出貼近民眾生活的物價變動」。若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相較,漲跌幅也較為敏銳。
吳昭明表示,編制生活物價指數,是為了更貼近民眾日常生活感受,顧及不同消費族群的感受,三大類中,甲類主要以食物類為主,乙類為甲類再加上教養娛樂類,包括補習費、3C用品、旅遊團費;丙類則是一般家庭較常購買的基本必需品,包括食物、衣著、洗髮精、衛生紙等。
物價生活指數的三大指標項目互有重疊。吳昭明指出,例如甲類的食物,是包含所有的酒類,丙類的食物中,其酒類只包括米酒。昨天公布的9月生活物價指數,甲類指數為113.97,較8月跌1.23%;乙類指數109.26,月跌1.14%;9月丙類生活物價指數110.36,較8月跌1.11%。
若把生活物價指數與CPI相較,由於9月蔬菜價格較8月跌12.54%、蛋價跌5.64%(8月颱風致菜價高漲),加上今年夏季電價提早結束,電價跌11.62%,這些項目占生活物價指數的權數,相對高於CPI,導致9月甲類生活物價指數較8月跌幅達1.23%,較9月CPI月跌幅度0.65%還大。
若以8月因颱風導致三大生活物價指標全部上漲,漲幅都在3.5%以上。
但CPI的月增率僅1.8%,顯示生活價指標漲跌幅較CPI敏銳,較符合行政院長吳敦義上任時,要求相關主管機關編制貼近民眾感受的「庶民經濟」指標要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