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提供2 008 / 01 / 31 星期四 16:17


副標:打開感官 放下教條


中國經濟,不該忽略瑞士信貸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的意見,在全球投資市場,他已算是有名氣的分析師了。不過,如果哪天陶冬在路上和你搭訕,也別見怪,陶冬那些撼動全球資金的精妙論點,一向,就是在市井街頭聊出來的。


冬天出生,所以名字就是冬。大概也就這麼注定了,陶冬是個簡單的人。


「我有自己的觀念,用我認為最好的辦法解決問題。別人怎麼看是別人的事,我管不著。」他這樣說自己。好像在說外界觀感多半都是生命裡的雜訊,擋掉了,才能活得簡單俐落一點。然後,看得純粹一點、想得透徹一些。


作為投資銀行的經濟分析師,簡單、純粹、透徹,都是重要的。


○○七年初,陶冬警告世人,中國即將面臨通膨壓力升高的問題。明明前一年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CPI)僅僅只有一.五%,物價穩定,但接下來的情況發展還真如陶冬鐵口,整個七年,通膨就是中國經濟的主調之一。結算下來,這一年中國的CPI指數達到四.八%,是六年的三倍以上。


見解獨到背後 放下經濟學,打開觸覺


準,是因為看得純粹。「走到哪裡,就和那裡的人說說話、聊聊天。結果,家庭主婦在抱怨找不到帶小孩的保母,餐館老闆說他找不著服務生;加油站裡,竟然沒油!」最基本的活兒沒人願意幹、最基本的物資也缺了,這是理所當然的簡單道理,物價漲定了。


原來,牽動全球資金動向而又精準的預測觀點,就是來自這群最單純、啥也沒有多想的市井小民。簡單純粹的訊息點,在陶冬的腦子裡連結成理所當然的趨勢線,而後結構成鋪天蓋地的總體經濟面。


「做好經濟學的第一要素,就是放下經濟學。分析經濟的出發點,如果是從象牙塔裡的複雜學問開始,那就完了。」擁有美國猶他大學經濟博士學位的陶冬這麼講著。讓人聯想到金庸小說裡華山派的風清揚老前輩,正在饒富禪意而悠悠地解釋「無招勝有招」的境界。


「放下經濟學,然後,打開觸覺。」陶冬說。


○○三年的初夏,回想起來還會讓人隱隱作痛的SARS疫情剛剛獲得控制,陶冬決定走一趟華東。他要打開觸覺。


「溫州、蘇州……,那一趟大概走了七、八個城市,走過、聊過,才發現情況和大家想像的很不一樣。」沒有災後該有的淒風苦雨愁雲慘霧,反而,「我看到的是一股建設的浪潮,撲面而來。做鋼鐵的、水泥的、運輸的,每個人嘴裡談到的都是建設,都要搶著開發。」


SARS剛過,中國經濟仍然陷於通貨緊縮,全世界都在擔心中國市場景氣不振。三年七月,陶冬結束華東行,然後提出這麼一個讓全世界都嚇一跳的異樣論點:「無通脹過熱!」他說中國市場不但沒有不景氣,反而要小心過度擴張、產能過剩、引發價格戰的問題。並且預言,當年中國經濟成長率將回到SARS爆發前的水準。


四年初,中國總理溫家寶仍說:「不要輕言過熱!」但到四月底,一場宏觀調控便撲面而來了,針對的就是陶冬九個月前警告的過度投資、產能過剩。又一次,陶冬那套來自民間聲音的觀點,不僅大膽,而且準確。「本質上,經濟學終究是一門人文科學。」把握住社會人文的脈動,才能把握經濟學的底蘊啊!


骨子裡的血氣 人生要有春夏秋冬


說大膽、說異樣,陶冬卻也不是這麼刻意的人。「老實說,我的觀點,大概九%左右是和其他人差不多的。而且,也有一些是不準的。」在個人部落格的自述前言裡,陶冬自許是個「觀點製造者」,但他強調,觀點不能硬搞,不能套個流程就這麼「生產製造」出來,「如果你打一開始就想弄個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觀點,就是要和別人不一樣,那麼,這個觀點鐵定是會出問題的。」


「你們覺得我老是有不同觀點,那是因為,當我發現了什麼不一樣的東西,神經就會開始興奮起來。接著,進一步再次仔細確認假設、邏輯,確定沒有問題之後,我會大張旗鼓地到處宣揚我的看法。」


都說陶冬是個簡單的人,某些層面上,他和你我真的差不了太多。一樣的市井身段,一樣喜歡閒聊瞎扯談八卦。在尋常人生裡,內心一樣有些不甘平凡和寂寞的追求嚮往。


就拿陶冬的第一份正式工作來說吧!拿到博士學位後,陶冬在日本一間號稱國際化的研究所工作,「一進去,我就知道事情不對了。」在安穩固定的制度體系底下,第一天上班,陶冬已經可以算出現在到五十歲的收入水準,「幾乎可以看到自己的收入線。」右手食指從左下直直畫到右上,一條穩穩向上的斜線。陶冬不要平穩的線性人生,他要尋找轉折點。


就像觀點一樣,很多東西不是刻意可求的,陶冬的轉折點,來得偶然。「在一場朋友的婚宴,喝醉了,起碼是半醉,我開始對著大家高談闊論香港股市。這番率性發表的酒後瘋話,被有心人聽進去了。」朋友的先生在日本寶源證券工作,婚宴席間不乏日本寶源主管,第二天,陶冬接到電話,有人請他去香港。


九十九分努力 還要憑藉一分運氣


一九九四年,H股出現第一波熱潮,中國經濟分析師的需求開始熱絡,陶冬也因緣際會的來到香港,開始走上金融分析師這條路。「如果那天沒有參加婚禮、沒有說瘋話;如果沒有遇上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沒有遇上全球化,大概也就不會有今天的陶冬吧!」他直說自己不聰明,只是很幸運……(轉載自580期《今周刊》,各大連鎖商店及便利超商均有銷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kys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