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11 中國時報 夏幼文/綜合報導
世界銀行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認為,當前全球金融危機已轉化成實體經濟危機,癥結是產能過剩,現在斷言金融危機已經觸底尚言之過早。在此之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認為金融危機還未解除,各國政府必須持續加大促使經濟復甦的力道。
儘管最近一段時間,歐美金融市場出現好轉跡象,但對於市場已觸底的說法,林毅夫態度十分謹慎。他認為,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企業投資機會就少;企業開工和盈利狀況也會不好;企業不賺錢當然就業也不會好,消費信心很難真正恢復。在這種狀況也會使金融市場無法完全穩定。
林毅夫接受新華社記者訪問時表示,在歐美政府強有力的干預下,金融市場崩潰是可以避免,但是不是完全穩定,或者是說觸底,仍有很多不確定性因素。
林毅夫認為,世界各國中國經濟可能最早見底。這是因為中國的財政狀況較好,中國的外匯儲備較多,以及積極財政政策的干預力度較大。但是以目前全球性產能過剩,中國的出口也出現明顯下滑,因此中國經濟的復甦走勢將是「小W型」增長,不會是「大W型」復甦。
他強調未來中國經濟增長可能會有所波動,但應該在7%至8%之間波動,這個增幅今年沒有問題,明年也應該不會有問題,但是中國經濟能否恢復到2008年以前的兩位數增長,這就不是中國一個國家能實現的,必須有賴於全球經濟的復甦。
而溫家寶在本月7日和9日召開的兩次經濟形勢座談會中指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正處在企業穩定回升的關鍵時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仍舊是中國面臨的首要任務。雖然現在經濟出現轉好的勢頭,但不意味著困難時期已經過去。
他提到,中國大陸經濟回升的基礎仍不穩定,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的不利影響未減弱,外需嚴重萎縮的局面沒有改變,一些行業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比較困難,就業壓力短期內仍難以減輕,產業結構調整與產能過剩問題突顯,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等諸多問題均有待解決。
溫家寶強調,必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全面貫徹落實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攬子計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