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17 工商時報 【陳美君/台北報導】
可能取代現金部分功能,成為新興通貨的塑膠貨幣、電子錢包,甚至社區自行發行貨幣等,對通貨發行及通貨數量調控的影響,引起央行關注。
據悉,央行考慮對於影響層面深廣的部份,例如發卡量已達1520萬張的悠遊卡等,要求比照金融機構提撥準備金,納入管理。
包括台北縣花園新城社區內使用的「花幣」,及一些大型社區的記點卡、虛擬遊戲使用的貨幣等,都曾引起央行的注意,主要是希望了解,這些票券產生的通貨替代功能,到底有多少。
惟依據了解,經過央行的研究發現,多數較屬於小打小鬧型,真正引起央行關注的,是「電子票證」替代現金的影響力,央行相當謹慎看待此事,尤其「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通過之後,原僅用於交通與規費的悠遊卡,已經正式升級為電子錢包。
未來民眾上街買飲料、看電影、喝咖啡不必帶錢,直接從悠遊卡儲值中扣除即可,財經官員直言,發卡量已達1520萬張的悠遊卡,取代通貨的效果,將更為廣泛而顯著。
換言之,如果是這些新興貨幣,逐漸躍升為主流,市面上對新台幣的流通需求,便會明顯下降,央行無論是印鈔票,或進行通貨數量調控時,都要將這些變數一併納入考量,甚至,「也要求電子票證應該比照金融機構提撥準備金,維護民眾權益。」
至於台北縣花園新城居民,自行印製社區貨幣「花幣」,居民只需繳新台幣100元入會,可以換得200分的「花幣」,達成互相以商品或勞務交易的憑證,財經官員說,稱「貨幣」太沉重,這只是一種「社區內交易憑證」而已。
貨幣的定義,是指具有法償效力,社會大眾不可以拒收,並可做為全國廣為流通支付工具,台北縣花園新城社區的「花幣」使用空間非常封閉,不足以構成貨幣基本條件,自然也沒有什麼法律問題,但最好不要稱之為貨幣,改為「代幣」或「憑證」,更貼切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