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2009.10.21 03:52 am
票券業一家一家併入銀行,票券業的保證業務也不斷被縮減。票券公司從全盛時期的快20家,到明年可能只剩下九家。台灣的票券業在全球是特殊「產物」,未來很有可能消失不見。
上月初,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蘇寧率領人行官員與工商銀行高層來台參加兩岸票券研討會,對台灣票券市場的發展興趣高昂,希望能仿效台灣制度在大陸發展票券業務。
一位票券業高層私下感嘆,大陸想擴大票券市場、成立專營的票券公司,但台灣主管機關卻想要消滅票券公司,不斷緊縮票券公司業務。
台灣票券業是歷史產物,在1970年代,台灣想發展貨幣市場,但當時銀行獲利正好不想作,因此主管機關允許成立專營的票券公司。過沒多久,也開放銀行可以兼營票券業務。
票券公司過去的確適切扮演角色,包括協助企業融資、協助貨幣市場推動、推動利率自由化等。但現在票券業所有的業務,銀行都可以作,票券業沒有穩定資金來源,所做的保證業務都以虧損收場,獲利則大部分「靠天吃飯」,利率走低就賺錢、利率走高就賠錢。
金管會希望票券商轉型,只要作固定利率的交易商,不要再做保證業務,但這讓獲利來源已經很單一的票券業不以為然。
現在銀行已可涵蓋票券業務,證券業也有很多業務和票券業重疊,票券業如果無法成功轉型,很可能被淘汰。票券業的下一步該怎麼走,主管機關與業者可要好好想一想。
專營票券商 將走入歷史
【經濟日報╱記者藍鈞達、李淑慧/台北報導】2009.10.21 03:51 am
金融海嘯後,主管機關高度重視金融業流動性問題。據了解,金管會不僅計畫緊縮票券業的保證倍數與負債額度,更與中央銀行聯手,希望有銀行背景的票券商都能併入銀行。
消息來源表示,聯邦票正規劃併入聯邦銀行,但此案有待兩家公司董事會與股東會通過。如果聯邦票併入聯邦銀,國內專營票券公司將減為九家。
由於聯邦票的大股東除了聯邦銀,安泰銀也有不少股權,聯邦票若要併入聯邦銀,須先解決安泰銀持股問題。金管會官員指出,安泰銀可以不處分持股,轉持聯邦銀股票。
去年金融海嘯爆發使市場流動性緊俏,導致票券商負債比飆高。據了解,央行觀察票券業在市場出現流動性風險時的因應能力較弱,因此對票券併入銀行抱持樂見其成的態度,也私下對票券業者透露贊同合併的想法。
央行業務局長尤錦堂昨(20)日表示,金融機構內部整併是企業自身考量,只要對體質或營運有幫助,央行沒有理由反對;票券商併入銀行屬市場機制考慮,央行不會介入。
過去幾年票券業併入銀行已成趨勢,包括玉山、中信、富邦、萬泰等票券公司已陸續併入銀行。僅部分具銀行背景的票券商仍維持獨立經營,包括兆豐票、台新票、聯邦票、中華票和合作金庫票券公司等。
也有些票券公司的大股東並非銀行或股東同時有多家銀行,包括國票、萬通票、大中票、大慶票和台灣票等。
相關人士指出,票券業並未加入存保,發生金融海嘯時流動性問題變得很嚴重。目前利率處於低檔,票券業靠著票、債交易獲利普遍不錯,但相關人士說,利率已經觸底,隨時可能反轉,業務單一的票券商會有很大的壓力與風險。
相關單位檢討金融海嘯議題時,都認為應解決票券業流動性問題,有銀行背景的票券商希望盡量併入銀行,官方也請業者積極評估合併可能性。
金管會已預告將調降票券業保證倍數,由目前淨值八倍改採分級制,資本適足率12%以上者降為淨值五倍,資本適足率10%至12%者降為淨值三倍,資本適足率低於10%者不得超過淨值;金管會還打算縮減票券負債倍數,近期將邀請業者召開公聽會後決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