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0-05-18 工商時報 【記者涂志豪/台北報導】


     全球最大記憶體廠三星電子昨(17)日正式宣佈,今年將投資9兆韓元用來新建月產能達20萬片的12吋廠Line-16,及提升現在12吋廠Line-15製程至30奈米世代。三星新增DRAMNAND產能將於明年下半年後陸續開出,恐導致此次記憶體市場景氣復甦循環提早結束,而還有負債要還的國內DRAM廠則大受衝擊,包括力晶及茂德股價昨日打入跌停,華亞科也一度跌停。


     砸11兆韓元投入半導體


     三星昨日正式宣佈2010年資本支出計劃,今年用於半導體及面板的資本支出將大幅調升到18兆韓元(約159.3億美元),其中的11兆韓元(約97.35億美元)將用來投資半導體。三星表示,包括9兆韓元(約79.65億美元)預算將用於投資記憶體事業,與今年初原本預估投入的5.5兆韓元相較,大幅增加了64%。至於另外2兆韓元(約17.7億美元)預算,則用於投資晶圓代工及邏輯晶片事業。


     12吋廠Line-16明年投產


     根據三星的規劃,記憶體部門的9兆韓元資本支出,將用來興建可生產DRAMNAND快閃記憶體、包括相變化等次世代記憶體等產品線的12吋廠Line-16,預計該廠將於2011年下半年開始投產,月產能最大將達20萬片,而該廠也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記憶體晶圓廠。


     另外,三星也將把現在最先進的12吋廠Line-15進行技術升級,製程開始微縮至30奈米世代,預計年底30奈米DDR3比重就可提升到10%以上。


     此外,三星是蘋果iPhoneiPad等內建應用處理器的生產廠商,同時也拿下賽靈思(Xilinx45奈米及28奈米代工訂單,以及為高通(Qualcomm)代工3G晶片,加上本身亦是LCD驅動IC、數位電視IC等重要供應商,所以三星預計會調撥2兆韓元資金,應用在系統邏輯晶片部門及晶圓代工業務上。


     是否擴產,台廠不作回應


     三星電子決定投入龐大資本支出擴大記憶體產能及提升技術,震撼了全球記憶體廠。包括力晶、茂德、南科、華亞科等國內業者,均表示會與合作夥伴爾必達、美光等進行更深入的合作,以減少來自三星的激烈競爭壓力;至於是否會跟進擴大資本支出進行產能競爭,業者則多語帶保留不願多作回應。


     分析師認為,三星短期之內仍難在晶圓代工市場追上台積電及聯電,但在記憶體上的龐大投資,將會拉大與其它競爭對手的差距。由於台灣DRAM廠仍有龐大的負債需要償還,現階段沒有能力再進行大規模的投資擴產,所以隨著三星新產能在明年下半年後開出,台灣業者恐無法抵抗隨之而來的激烈價格競爭,與合作夥伴間能否有新計劃抵抗韓流來襲,則是後續值得觀察的重點。


三星燒錢規模 破全球歷年紀錄


2010-05-18 工商時報 【記者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看好景氣逐漸復甦帶動需求,南韓電子巨擘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周一宣布超大手筆擴張今年資本支出,而達18兆韓元(約合159億美元),較去年資本支出8兆韓元增逾一倍。此一規模創下全球科技業歷來最高紀錄,而且超過英特爾、IBM與新力資本支出的總合。三星電子砸下重金鞏固在半導體與面板業的全球領導地位,勢必會對亞洲同業造成沈重壓力。


     同時,日前才恢復三星董事長一職的李健熙,擬於524日與索尼執行長史特林格(Howard Stringer)在首爾會面。據南韓媒體報導,會談重點在三星對新力增加供應LCD面板供給,同時亦將談及3D電視合作事宜。由此突顯市場需求反彈強勁,電視製造商面臨零件供應吃緊的情況。


     身為全球LCD面板以及記憶體晶片龍頭的三星電子,先前曾表示今年資本支出至少 8.5 兆韓元,不過眼見全球消費性電子與資訊科技產業不斷回溫,因而大舉將資本支出調高至18兆韓元,展現拉開與對手間技術與市佔差距的強烈企圖心。三星股價周一下跌逾3%,跌幅超過大盤。


     Meritz證券市場分析師李善泰(音譯)表示,三星電子銀彈充裕,截至3月底止手中握有高達約20兆韓元的約當現金,方能大手筆砸錢投資,反觀其對手甫自景氣衰退中逐漸復甦而已。


     三星電子對記憶體事業所投入的資本支出,由原先的5.5兆韓元調高至9兆韓元,LCD面板資本支出由3兆韓元增至5兆韓元。三星表示,擬於現有記憶體廠房增建一條新產線,預計明年投產;同時三星亦計劃建造一條8代面板產線。


     德意志證券駐東京分析師宮本即認為,「三星發布如此龐大的預算,目的在於壓制對手。」他指出,「三星可藉此投資持續在DRAM市場稱霸,畢竟日廠爾必達難以追趕,但NAND晶片市場的經營不僅在於資金,還包括精密的技術,因此要甩開東芝並不容易。」


     儘管三星財大氣粗,計畫大舉擴產,但專家普遍認為記憶體晶片不會有立即陷入供過於求的危機,除非對手亦加入擴產競賽,才可能引發警訊,但目前看來可能性不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kys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