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評析]台灣各界人士都應該有電影人的志氣,不要讓那些民粹為所欲為,更希望各方的專家要有專業,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讓無知的政治人物,牽著鼻子走,這樣台灣才會進步。

電影人的志氣

【聯合報黑白集】2012.11.27 03:15 am

上周末的金馬獎,港片和大陸片都是贏家,台灣則表現不佳,這讓市場上一片自認「國片振興」的虛榮心挨了一巴掌。凡事都有意見的綠營立委果然不放過機會,大聲嚷嚷金馬獎停辦算了;文化部長龍應台則以「十年磨一劍」回答。老實說,過猶不及,這樣的批評和這樣的辯護,都沒法贏得民意的認同。

反倒是電影人,從專業角度看問題,該認輸的認輸,該檢討的檢討。成龍說金馬獎公平最重要;導演鈕承澤說無須憤慨,國片已經從廢墟中起來;近年幾部片子都很賣座的製片李烈,也要大家一起加油。這也令人想起,二○○八年金馬獎最佳影片頒給港片「投名狀」,觀眾都氣當年最紅的「海角七號」飲恨,但導演魏德聖大方承認「投名狀」得獎沒話講,說自己只是「B段班最好的」,反而顯現了他的氣度。

電影人在這個產業裡,一來要誠實認知自己的「級數」,不能自大;二來要有向上提升的夢想,也不能把自己想得太小。金馬獎過後有影評人指出,台灣落敗不意外,因「長期自我封閉於愛情溫馨的小格局」,這話說得一點沒錯。市場上一堆國片,卻多半風格類似,走不出男孩女孩的故事。反觀魏德聖在「海角七號」之後拍出「賽德克巴萊」,藝術評價或仍見仁見智,但看得出他想從「B段班」往上爬的一片企圖心。

李安的電影在「推手」時已有好評,但那時恐怕也難以想像他如今「少年Pi的奇幻漂流」之格局。成功的關鍵未必是大成本大製片,而在於「夢想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台灣的電影人要有這樣的志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rkyslin 的頭像
    markyslin

    馬克林的世界

    markys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