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9-15 工商時報 【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
巴塞爾新協議再出嚴手、銀行壓力測試令人擔心。但行政院副院長陳冲昨(14)日的極力稱揚我國銀行業的一席美話,能讓所有罩頂烏雲盡散。陳冲表示,台灣銀行業的資產品質和風險承受度,是「史上最強的一段時間!」他說,整體銀行業的平均資本適足率超過新國際標準,不僅因為金管會過去已注意到國際趨勢,加以提高金融監理的規定及要求,雖然這些做法與銀行業者準備西進的跨境經營有關,且促成整體的佳績,未來若能透過金融指導,可望促成個別業者在風險控管上做的更好。
陳冲昨天在短短10分鐘的談話中,對於這事講了3次,並且說:「很多年沒看到那麼好的水準」。他分析,銀行最新平均逾放比為0.87%,很多年沒看到那麼好的水準,平均覆蓋率也達130.38%,平均資本適足率超過12%,也是史上最高。
陳冲強調,國際趨勢上就是對第一類資本的標準都提高了,巴塞爾新協議的決議方向,亦有「普通股權益佔加權風險性資產比率」的門檻提高,這也顯示國內銀行業應重視現金增資,「最笨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金融機構在普通股上加強,不會有壞處。
依據巴塞爾新協議內容,部分國內銀行將面臨增資的必要性,陳冲指出,銀行長期走向增資的方向,這是一定的,現金增資對金融機構是非常重要,「銀行不能幾十年都不現增」。
至於公股行庫部份,是否將因巴塞爾新協議而面臨較大的達成難度?陳冲回應表示,從全面看,台灣整體金融機構目前風險承擔能力是歷史上最好的狀況,目前資本適足率平均12%,絕對超過標準,比起其他國家,台灣已經好很多,「既然整體能達成,透過一些金融指導,個別機也一定能達成。」
雖然陳冲的上級指示如此清楚,大型公股行庫事實上面臨無法辦理現金增資的困難,部分行庫已準備向財政部爭取開放現金增資。財政部長李述德昨天對此亦表表示,8大行庫的情況不一樣,將視情況決定採用現金增資或盈餘轉增資。可能的增資的方法,他說,方法有很多,樂見公股行庫朝強化資本的發展方向前進,但一定要在股東、客戶和員工三贏之下,加以進行。
李述德強調,財政部身為公股最大的股東,有管理的權力,因此後續的業務推動都會按照相關的規定,因時制宜,以提升金融監理的綜效,並強化風險控管,讓經營綜效得以發揮。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