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 2008/01/08 14:57 ETtoday台/專題報導


曾經是「亞洲四小龍」之首的台灣,經濟實力在各國強力追趕之下,目前已經顯露疲態。陳總統在元旦文告中,甚至還坦承台灣出現M型社會現象,但是他歸咎於「產業外移中國」;拋開藍綠的立場,「產業外移」的背後,其實就是暗示本土的競爭力有了問題,企業只好出走另謀生路。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公布,2007年全球競爭力的評比,台灣倒退一名成為第14名,韓國從第23名竄升到第11名,首度超越台灣。當然民進黨政府也對這份報告的準確性多所質疑,並在多次公開場合宣稱韓國其實是輸給台灣。


不管如何,台灣的競爭力確實不如以往,陳總統甚至也坦承台灣出現M型社會現象,加上南韓因經濟問題而變天;所以2008年總統大選,想當總統的馬英九和謝長廷分別提出改造台灣經濟的種種措施,馬英九提出8年投資4兆元的「愛台十二建設」為主軸,在交通和全台各地提出重大建設。謝長廷則以「幸福經濟」為前提,分別在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加強競爭力和改革,手筆之大也未遑多讓。


開支票容易,但是看看我們現在的財政赤字已經高達2200億,長期債務甚至已將攀升到4.8兆,未來的新政府是否還有經費可以支付,其實是令人質疑的。不過,目前民間消費能力低落,加上企業投資不足,政府要拉抬經濟,勢必要扮演火車頭角色,因此,拋開藍綠的政治立場,選出一個能開出正確藥方的候選人,就得靠選民的智慧來判斷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kys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