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03 工商時報 【薛翔之/專題報導】


     兩岸金融合作備忘錄(MOU)簽署有譜,金融業者擬推動一張可縱橫兩岸三地的黃金證照。證券商公會理事長黃敏助指出,兩岸三地語言相通,且各業別的原理原則相同,僅法律規範較有差異,因此,未來MOU完成後,規劃推動在證照上合作,讓一張證照可適用兩岸三地,考量到法規不同,只要再加考當地法規即可。


     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周吳添指出,證照相互認證的平台,是否能夠建置,第一個主要的環節,應該是今年春天海基會、海協會簽署的MOU,若是能夠如期的簽訂,證照的合作,才有進一步的空間和前提。


     第二個環節,則是認證的項目,哪些專業人士的執照,是可以共同承認的範圍,舉例來說,CFACFP,其中,特許金融分析師(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簡稱CFA)本身考試的內容採用英文,為國際認可,這個部份較無疑慮


     至於財務策劃師(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簡稱CFP),除了基本的理財規劃以外,還有風險管理的規劃,員工福利的規劃,租稅移轉財產規劃;不過,由於可能也和當地法令有關,因此,針對法規不同的地方,另外再加考規範。


     黃敏助表示,以證券市場來說,營業員幫忙下單的作法,道理相同,但是大陸T+0,款券圈存,客戶下單時,本身一定要有存款,不會有違約的問題,但是台灣股票交易則是T+2,在實務執行上,有些微的差異。


     周吳添也指出,兩岸的證照若能彼此相互流通,一方面是提供業者多一項選擇,畢竟台灣大陸地區活動人員,本就不算少,再者,可以強化兩岸互動,增加對對方了解的機會,大陸的專業人士可以來台灣學習,台灣金融圈也過去學習。


     至於相互認證可能帶來人才加速外流的疑慮,對此,周吳添表示,是否產生人才外流,最根本的問題應該是台灣的金融機構,是否能到大陸一展所長而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kys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