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11日電】2010.10.11 11:53 pm


諾貝爾經濟學獎今晚出爐,由美英三位學者獲獎。國內學者表示,他們關於搜尋理論及配對理論的研究,擴大應用至勞動市場,可解釋摩擦性失業現象,對政策研訂有相當貢獻。


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由兩位美國籍的戴蒙(Peter A. Diamond)、摩坦森(Dale T. Mortensen)以及英國與賽普勒斯籍的皮薩瑞德(Christopher A. Pissarides)共同獲得。


中央研究院院士胡勝正表示,戴蒙是因「搜尋理論(search theory)」獲獎,這原是探討貨幣的出現如何影響「以物易物」行為的「搜尋時間」;也就是找到其他人想換取自己擁有的物品,同時這個人所擁有的物品又是自己想要,期間所花費時間;而貨幣就在減少「搜尋時間」思考下出現。


他表示,「搜尋理論」後來被應用到勞動市場,畢業生開始找工作,也需經歷「搜尋時間」,勞動市場此時自然出現失業;依此理論,即使充分就業,仍會有失業狀況;因此,政策若能提高畢業生找工作的效率,也是「搜尋理論」的延伸。


胡勝正說,1970年代因美國失業率很高,當時「搜尋理論」最被廣泛應用在勞動經濟學。


東華大學管理學院長吳中書說,他在美國西北大學求學時,摩坦森已是「鼎鼎大名」的勞動經濟學學者,將戴蒙的理論基礎,應用在勞動市場研究。


他表示,這是指找工作時因為要獲得資訊,會花上「搜尋時間」,因此短期會造成勞動市場中出現摩擦性失業。


他指出,「搜尋理論」後來也延伸出「配對理論(Matching theory)」,討論層面甚至廣及個體的搜尋,例如婚姻的配對。


此外,胡勝正指出,戴蒙最有名的理論,其實是「跨代經濟模型(Overlapping generation model)」,將人口分為退休及工作的兩代,經過30年後,退休的一代死亡、工作那一代轉為退休,這種模型探討年輕人儲蓄與政策的關聯。


他舉例說,如果國民年金是政府印鈔票提供,如何影響工作人口的儲蓄行為及工作意願?這可探討貨幣如何影響經濟,因此戴蒙的模型在文獻上是「相當有用的分析工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kys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