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2008.04.12 05:14 am 

 日前財政部公布了3月海關進出口貿易概況。若按美元計算,台灣3月出口總額達到242.5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大幅增加了22.8%,但同時進口總額增加的幅度更大,達到240.8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加37.3%,出進口相抵,出超金額只有1.7億美元,較上年同月減少20.5億美元或-92.4%

 一般直覺的想法,隨著台幣的升值,應該會衝擊到出口才對,為何近來的出口反而高於去年?事實上,這樣的情形一點都不奇怪。記得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前幾年,亞洲各國在幣值高估的情形下,出口也仍然成長;但除了中國大陸及台灣之外,所有受牽連的國家,沒有例外,全部都有貿易逆差的現象。
 

 近來,韓國已連續四個月貿易逆差,中國大陸及台灣也產生順差縮減的現象,其中,匯率升值當然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不過,相較於1997年,亞洲各國的經濟實力早非吳下阿蒙,進出口的因素也因為國際產業分工型態的複雜,不完全決定於匯率因素;以台灣3月的資料為例,973月對香港與中國大陸出超70.7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加18.1%;對美國入超2.2億美元(上年同月出超3.0億美元);對日本入超32.8億美元,增加32.6%;對歐洲出超0.9億美元,減少60.1%;對東協六國出超14.4億美元,增加80.2%

 在台灣進出口的區域中,歐美是消費及中間財價格競爭市場;日本是我國設備及上游零組件的供應國,也是合作生產零件的回購國;而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則是台商投資所帶動的中間財出口市場。依相關研究顯示,這樣的分工與市場型態,使得我國在這些不同的區域,面對匯率升值時,有著不同的轉嫁能力。台灣整體製造業在台幣升值下,所受衝擊較大的市場為美國市場,幾乎沒有轉嫁能力;也就是說,台幣升值多少,所增加的成本,廠商得全數吸收。在歐盟市場,我國製造業的轉嫁能力,大約為升值成本增加的兩成;也就是說,其餘八成得自我吸收。而在日本及中國大陸(或東南亞)市場,我國製造業的轉嫁能力,分別大約為升值成本增加的六成及七成;反映出,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對我國進口商品之依賴程度較高。

 這也就是為何在台幣升值下,台灣可以持續對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市場維持順差的成長,卻得面對在歐美市場不利的價格競爭。同理反過來說,這也就是為何,雖然台幣相對日圓貶值,但台灣卻得付出更高的代價;因為,這些進口品對台灣而言,幾乎是無法從他國取代的。也因此,對台灣貿易順逆差而言,日圓的走勢,遠比其他貨幣更具觀察價值。

 不過倘若我們認為,因為在中國大陸(或東南亞)台商與台灣供應鏈的穩固關係,可以放心讓台幣升值,那就錯了!因為,雖然台灣可以將所增加的成本轉嫁給中國大陸的台商,但問題是這些被轉嫁成本的台商,可是打落牙齒和血吞,不僅得同時面臨中國大陸年初以來不利的新政策,以及人民幣升值,如今還得吸收台灣因台幣相對人民幣升值所轉嫁的成本,真可謂多災多難。日前媒體報導,全球第二大筆記型電腦代工廠商仁寶,3月合併營收為台幣382億元,較去年同期只成長6%,並還得面對匯損的壓力;這應該不會只是個案而已。

 看來,短期間台灣本身出口及順差,在亞洲產業台商分工網絡的支撐下,當不致太難看;但在海外大規模代工的台商們,可能得面對比國內廠商更嚴苛的成本挑戰。這樣的挑戰壓力,恐怕得持續到台商真正有能力去經營直接消費市場為止。在人民幣與美元升貶的趨勢下,中國大陸內需市場經營能力的提升,以及擺脫歐美市場價格殺戮並創新差異,是台商不得不面對的挑戰與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kys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