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興市場是否有泡沫存在?一直是大家關心的問題,以在台灣的經驗,1988年台股崩盤及之後台灣經濟之持續下滑,是一個不遠的殷鑑,僅摘錄英國《金融時報》約翰奧瑟茲(John Authers2007927 星期四之短評譯文如下,供各方人士參考:  


 


自美聯儲(Fed)上月下調貼現率,新興市場的反彈引起了一些可以理解的恐慌。自那以來,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新興市場指數已反彈近5%。如美林(Merrill Lynch)策略師邁克爾哈特內(Michael Hartnett)上周所言,這種狀況就像是1998年和1987年利率緊急下調時的情景。1998年的利率下調導致大量流動性湧向美國的科技類股,1987年的受益者是日本。當然,這兩次泡沫在幾年後都破裂了。


對估值水準的審查可以使人更安心一些。MSCI新興市場指數目前的市盈率為17倍,略高於MSCI全球指數的16.25倍。


這兩條曲線在今夏早些時候相交。這10年來新興市場繁榮的基礎是價值,而不僅僅是增長。5年前,成熟市場的市盈率為30倍,是新興市場市盈率的兩倍。


考慮到對美國經濟增長的擔憂,略高的市盈率看起來並無不妥——儘管它確實表明,新興市場的價值年代已經結束。


不過,中國與印度主導著外資的流動。這裏的情況有所不同。MSCI的資料顯示,印度的市盈率為22.9倍,而中國是48.8倍。這看起來的確像是泡沫。迄今為止,兩個市場的增長都主要得益於市盈率的擴張:印度的市盈率過去三年翻了一番,而中國在過去兩年增長了兩倍。這兩個國家的增長都令人矚目,但兩國政府都在收緊貨幣政策,一般來說,這可不是市盈率擴張的好時機。


所以,現在暫時還沒有全面的新興市場泡沫。對那些做了必要的功課並承擔了必要風險的投資者來說,新興市場還存在增長機遇。


但新興市場也不再有什麼異常物美價廉的機會。而資金正大舉湧入最受歡迎市場的事實表明,那些市場可能很容易形成泡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kys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