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析:中階主管、基層官員紛紛選擇離開公職,國家機器運作最重要的文官體系究竟出了什麼問題?據板主所認識的財經界公務員所述,大概是:不重視專業、外行領導內行、高層没有擔當、無力感、挫折感等理由,是誰造成這樣的結果,我想全體國民都很清楚!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蘇秀慧、陳秀蘭、邱金蘭】2007.10.22 04:16 am
【本報綜合報導】大陸
17全大會剛開完,50歲左右的菁英紛紛冒出頭,相較之下,台灣的文官體系最近卻引爆離職、早退潮,不少財經部會中高階主管提前退休,基層官員嚴重流失,技術官僚體系的人才斷層危機浮現,財經政策制定及金融管理也陷入空前挑戰
一位台灣籍的外資主管說,原本穩固的文官體系將因此出現動搖,是國家競爭力的損失,也將衍生許多後遺症,有意參選2008年總統的候選人都應重視。
財經部會官員提早退休只是公務體系的縮影。依銓敘部統計,公務員平均退休年齡,已從86年的60歲降到去年的55歲,年滿50歲自願退休人數占退休人數比重也上升,9418.5%,去年又拉高到20.37%,都創新紀錄。
從金管會、財政部到經濟部,這波中高階主管早退浪潮正席捲而來。最近,有機會升經濟部次長的智財局長蔡練生,放著大好前程,選擇早退;剛滿55歲的工業局副局長郭年雄,在經濟部長陳瑞隆積極慰留並駁回其退休申請後,還是不改心意。
經濟部近一年退休者逾七成是提前退休,年齡降低,多集中在5058歲間,這些都是歷練豐富、資歷完整的資深文官。其中,工業局科長級以上這幾年走了一、二十位,早已青黃不接。
原本僧多粥少的財稅圈,情勢逐漸逆轉。年近60歲的高階主管準備屆齡退休;等著出頭的50歲中生代,往往因不耐久候,選擇急流勇退多,可以接棒者少;40歲以下青壯派,還沒歷練夠,卻被迫提前上陣很多職位不是找不到人做,就是有人拜上面的人退休之賜,跟著連跳好幾級,升官像是坐電梯。中階主管年輕化,決斷力、抗壓性與政策品質,都備受考驗,表面看似活化人力,實則隱藏人力斷層危機。
賦稅署過去兩年,申請退休的5055歲官員就將近十人,資歷約莫都有30年。一到50歲就退,不只讓政府負擔龐大退休俸,也讓國家多年養成的人才資產化為烏有。沒人想當官,國庫署長已經換過二任,副署長職缺至今懸而未補;金管會情況更嚴重,政務副主委缺了一年、銀行局長缺了九個月,至今找不到人;應有九名的金管會委員,也只剩七人。
金管會的離職潮更是嚴重,銀行局去年一年就走了近50人,創下紀錄,監理人力嚴重流失。銀行局副局長楊柟、證期局副局長陳惟龍,剛滿50歲就選擇一走了之;力華票案重創官員士氣效應延燒,最近又有兩位副組長、一位專門委員決定提前退休。
不只高官急退,基層官員更是嚴重流失。財政部預算員額已縮減,但到現在實際不足額員數仍超過1,000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kys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