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核心物價」指數是什麼? 經濟學家把CPI四百項目群中容易大漲大跌的項目(蔬果、魚介及能源)剔除,編製成「核心物價」指數,若「核心物價」指數還持續上漲,便意味漲價波及面擴大,通膨的結構趨於紮實,須小心因應。
【于國欽】工商時報2007.12.06
    
 各國政府公布的物價指數林林種種,許多時候讓人看得眼花撩亂,舉其犖犖大者如:消費者物價、躉售物價、進口物價、出口物價、核心物價等等,到底這些物價指數各代表什麼意義?


     簡單分類,這些物價指數有些是衡量廠商間的交易價格,如躉售物價、進出口物價,有些是衡量消費市場售價者,如消費者物價及核心物價,不同的物價有著不同的意義,尤其「核心物價」一向是各國央行貨幣政策重要的參考指標,值得一探。


     也許有些人會問,既然是衡量消費市場的價格,何必又同時要有消費者物價及核心物價兩套物價指數呢?原因很簡單,在近四百個消費項目群中,不是每種消費品的屬性都一樣,有些產品的易漲易跌,有些產品價格一漲便永難回降,因此如能加以區隔,將有助於釐清一國面臨的是物價的「短期波動」或是「長期的走高」,貨幣政策才能對症下藥。


     為區隔長期與短期,於是經濟學家把CPI四百項目群中容易大漲大跌的項目剔除,編製成「核心物價」指數,核心物價指數剔除了蔬果、魚介及能源,所剔除的項目占CPI總權數的一三%,換言之,排除這一三%項目後,若指數還持續上漲,便意味漲價波及面擴大,通膨的結構趨於紮實,須小心因應。


     台灣近八年來核心物價的漲幅始終在一%以下,即或前兩年國內物價嚴峻,九十四年第三季漲幅曾飆逾三%,但核心物價卻始終沒有超過.七%,如今核心物價年增率已連八個月升高,近兩個月並升逾二%,這顯示台灣的通膨壓力確實較前嚴峻,值得注意。


     但總體而言,十年前台灣的核心物價皆在三%以上的水準,並未引起民眾的憂慮,這說明台灣今天固然漸有物價上漲的壓力,但是真正的問題仍在於近年經濟成長動能不足,薪資成長低迷,想想近六年國人平均薪資年增率低到僅.八五%,即令是小小的通膨,恐怕也會引來大大的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kys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