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陳芝艷/台北報導】2008.01.25 03:34 am


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愈演愈烈,不僅重創華爾街金融機構,也拖累全球股市。為了掌握國內金融機構受影響的情況,金管會副主委張秀蓮昨(24)日表示,已經要求銀行、保險業每月6日必須呈報次級房貸曝險與損失金額,以掌握金融機構受損情況。


張秀蓮表示,去年底金融機構對美國次級房貸的曝險金額,較上一次公布時略減少,顯示金融機構可能選擇處分次債部位;但損失金額卻明顯增加。不過,張秀蓮並未透露損失金額多少。


金管會於去年89首度公布國內金融機構持有次級房貸的調查,國內金融業及金融商品投資次貸商品相關金額至少750億元,包括銀行404億元、壽險300億元,以及投信基金。銀行、保險業預估損失金額,均在10億元以內,25檔境外基金與兩檔投信基金,損失共約2,000萬美元。


不過,去年9月底,金融機構投資次級房貸的曝險部位與損失部位均擴大,家數從8月初的16家增為21家。曝險部位從404億元擴增到563億元,預估損失金額約有30幾億元,其中已實現損失約二、三億元,其餘為未實現損失。


去年11月,金管會再度公布,共有13家銀行投資結構式投資工具(SIV)部位共218億元,預估可能損失40億元。


若加總次級房貸及SIV部位的損失,國內銀行業的預估損失已經達70億元。若加上壽險業次貸加上SIV的預估損失金額約20億元,整體金融機構的損失金額已達90億元。


張秀蓮表示,次級房貸問題還沒有完全平息,但很多金融機構已經預先增提損失準備,才造成整體金融業在次貸的損失金額不斷提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kys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