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陳冠名】2008.11.02 02:41 am(作者是資策會MIC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


觀察觸控面板於智慧型行動裝置的發展上,早期的觸控面板技術應用,主要以PDA及較高階的PDA Phone為主流,訴求商務人士客層,並以觸控筆點選螢幕的操作方式來操作。


隨著智慧型行動電話裝置近期快速的發展,以2007年來看,含PDA Phone之智慧型行動電話裝置市場出貨規模已達到1.22億支,約占整體行動電話市場一成左右的市佔率。其中,具備商務取向的智慧型行動電話已逐漸將觸控螢幕列為標準配備之一,尤其是對於常使用Email Office相關應用的商務人士來說,採用觸控螢幕介面可以幫助這些使用者更直覺、容易的使用行動電話內部的各項功能應用。


整體而言,智慧型行動電話裝置已逐步成為觸控式螢幕應用的主要產品之一;反之,觸控式螢幕亦已逐漸成為智慧型行動電話裝置的基本功能之一。


就目前行動終端裝置發展來看,四線電阻式觸控螢幕為當前主流,主要因素來自於其組成架構上,X方向的兩條電極置於上基板,而Y方向的兩條電極置於下基板,由於此種架構簡單且成本低廉,故目前小尺寸的觸控螢幕均大量使用。


而其缺點在於當ITO film若因多次點擊後或被嚴重刮傷時,上電極將會形成斷路,進而造成觸控螢幕無法動作。為了增加電阻式觸控螢幕的耐用性,各廠商也陸續開發出五線式、六線式、七線式及八線式等不同架構,目前改良的架構中以五線式結構較為成熟。


隨著觸控式螢幕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各大品牌大廠紛紛著手進行相關產品的設計開發,以下將針對當前主要智慧型行動電話廠商開發並設計的觸控式產品及使用的相關技術作簡略的介紹與分析。


HTC Touch 幫螢幕變裝


HTC在收購Dopod股權之後,市場上一直期待其開始推出自有品牌之後的產品走向是否有耳目一新之處,直到20076月,HTC在英國倫敦發表代號為「ELF」的智慧型行動電話「HTC Touch」,其創新的UI介面及有別於早期既有的觸控操作方式,著實對全球行動通訊市場投入一顆震撼彈。


觀察HTC Touch最大的賣點,其實並不在硬體規格上,其內建TI OMAP 850 201 M Hz處理器與128 MB ROM / 64 MB DDR RAM,支援藍牙2.0以及WLAN 802.11b/g無線網路模組,並搭載200萬畫素相機模組。


就產品規格來看,Touch偏向於入門至中階等級的機種,但若就其介面操作來看,其當時開發的「TouchFLO」技術,才是這支機種最大的創新所在。


此技術與Apple iPhone的「Multi-Touch」有異曲同工之妙,使用者只需要在觸控螢幕上利用手指滑動,行動電話就可以根據使用者的動作產生相對的反應,如捲動捲軸、開啟選單等;但不同於「Multi-Touch」之處,在於「TouchFLO」無法同時用兩根手指如iPhone 放大、縮小圖片般的操作效果。


就觸控螢幕技術來分析,HTC Touch採用全平面式四線電阻技術,其主要優點來自於規格較為標準化,且對終端組裝廠商而言,製造難度較低,可以儘速量產出貨。但缺點在於與一般傳統電阻式觸控螢幕相比,價格成本稍高,目前應用仍以高階機種為主。


Apple iPhone將觸控帶入一個新的里程碑除了HTC Touch之外,Apple20076月也宣佈推出革命性產品iPhone。同樣的,其主打的也並不是硬體規格,取而代之的是其最新的多點觸控(Multi-Touch)操作介面技術,此技術並非僅是將手指取代之前的觸控筆,最大的突破在於可以直覺的在螢幕上進行拖、拉、點、劃等動作。


Apple iPhone即採用投射電容式觸控技術,此技術主要優點在於支援多點觸控、只需指腹輕觸且不須觸控筆、擁有更高的透光率、省電性佳、且比電阻式觸控螢幕耐刮、大幅增加使用壽命且具無需校正等特性。


Apple iPhone的風光亮相,不但引起全球許多行動電話品牌大廠熱烈討論,其透過採用投射式電容而達到的創新多點觸控技術亦吸引多家廠商爭相投入電容式觸控螢幕的開發與設計,甚至包含中國大陸一些白牌行動電話業者也推出模仿iPhone外觀設計的「愛豐機」,可以預見此股觸控螢幕熱潮將從2007年持續延燒至2008年。


Samsung 將觸控轉為觸覺


Apple iPhone開創Finger Touch操控熱潮,但此種用手指在螢幕上畫一畫的操控技術,並不見得讓所有使用者認同;有鑑於此,Samsung最新觸控技術概念,除支援基本拖拉點選外,其指尖導向的UI並具備回饋設計,讓觸控中的手指,在按壓螢幕時更具備有動作的感覺,藉此將「觸控」轉變為TouchWiz的「觸覺」概念,並應用於新機F488,且延續到Samsung旗下Windows Mobile旗艦機種i908 Omnia


基本上來說,TouchWiz仍以透過軟體調校UI功能為主,硬體上並無太大更動之處,仍沿用之前單點投射式電容技術。再者,TouchWiz的觸控概念有以下特色:


一、 飄移桌面


TouchWiz介面當中,最特別的特色就是導入Widget概念,將許多好玩的程式放進待機畫面上,可像PC Vista桌面小工具一樣任意移動,並可在螢幕顯示桌面直接點選以執行功能。


二、 全指化操作


TouchWiz的操作介面皆從螢幕開始,包括程式、目錄、檔案或是移動捲軸,皆是用手指觸控;觸控動作包括點選和拖拉,在移動畫面時,可以多次滑動翻頁,也可用手指往下滑然後停住不放,此時螢幕便會往手指固定的方向持續捲動。


三、 觸覺反饋TouchWiz發展出反饋式震動功能,讓使用者在操作的同時能感受到實際的互動體驗;此外,反饋式震動還可依使用者需求進行微調,讓使用者可以有最適切的互動感受。


整體而言,Samsung觸控螢幕技術在硬體部分並無太大創新之處,此次觸控介面的改良仍訴求在UI及反饋式的觸覺應用,但並無加入方向感知器及iPhone獨有的多點觸控功能,亦不支援手寫輸入,未來是否會跟進Apple的腳步值得觀察。


LG 力拚智慧行動電話


除了Samsung近期發表不少支援觸控操作的機種之外,另一家韓系品牌大廠LG早在2006年底即發表首款採用電容式觸控螢幕的行動電話 (Prada Phone),但由於當時並不支援多點觸控功能,且市場定位偏向頂級消費者,銷售量並不如預期。


也正由於電容式觸控螢幕成本較高的特性,採用的終端裝置通常售價較高,性價比(C/P )不若其他採用電阻式觸控螢幕廠商來的有優勢。有鑑於此,之後LG第二代的觸控螢幕機種-KU990Viewty),雖然其介面延續Prada機種的風格,但在細節部分卻有很大的強化,捨棄之前採用的電容式觸控螢幕轉而採用傳統電阻式觸控螢幕,並運用軟體的調校,使其具備手指點選操作的能力。如此,除可以手指觸碰螢幕上的虛擬鍵盤輸入文字外,還能附贈的觸控筆手寫輸入,對於不喜歡慢慢敲鍵盤的使用者而言是更為方便。


除此之外,另一個ViewtyPrada在介面上的不同點,在於Viewty增加功能表和列表項目的觸控捲動功能。先前推出的Prada機種並不具備拖曳及捲動的功能,在像電話簿這種有數十筆或上百筆的項目列表時,螢幕右上角及右下角會出現上下箭頭的按鍵,若用手指碰觸就能控制電話簿的捲動,但因為電容式觸控螢幕的表面大多是較堅硬的塑膠或玻璃,並不會像實體鍵盤有明顯的回饋力,所以相對於電阻式觸控螢幕來說,較不容易控制螢幕捲動的速度。而支援觸控捲動功能的Viewty在操作上就來的相對容易,像在電話簿中就可以利用手指拖曳或捲動的方式來找到特定的連絡人。


話雖如此,然不論是Prada還是Viewty皆屬於一般功能型行動電話,直到20078月,LG才在德國IFA展中發表了第一款進軍國際市場且內建全觸控式螢幕的Windows Mobile智慧型行動電話--KS20,正式跨入觸控式智慧型行動電話的行列。


綜合以上當前推出內建觸控功能的行動電話廠商,可以大略歸納出廠商著力的觸控技術,Apple開啟電容式觸控螢幕搭配多點觸控的風潮;HTC以傳統四線電阻式技術輔以軟體的調校將UI畫面變得更為生動;Samsung同樣以單點投射式電容搭配其開創的TouchWiz介面來吸引大眾目光;LG則將其獨創的熱感應式按鍵搭配在其觸控螢幕中,使其在介面的酷炫度上更甚以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kys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