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編輯查淑妝台北綜合報導2 009 / 02 / 05 星期四 19:50


金融海嘯導致全球經濟陷入嚴重衰退,哈佛專家認為,2009年世界經濟能否復甦取決於:美國的對策是否足夠大膽、歐洲能否解決內部分歧、中國能否遏制經濟增長放緩趨勢,以及各國是否進行充分的全球經濟合作,而不是相互設置貿易壁壘等4大因素。新華網報導,哈佛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達妮羅德里克在印度《商業旗報》撰文指出,世界經濟帶著比近代記憶中任何時候更多的不確定性和焦慮步入了2009年。盡管金融危機似乎在美國和歐洲受到了遏制,但其所帶來的全面影響還需要過一段時間才會變得清晰。


文章指出,恰當的對策能確保世界經濟到2009年下半年開始復甦,但糟糕的政策會延緩經濟恢復,甚至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害後果。而全球經濟能不能復甦,取決於4大因素。


1個因素--美國的對策是否足夠大膽。文章說,歐巴馬 (Obama)的承諾沒有問題,其對策至少部分倣效了1932年大蕭條頂峰時期羅斯福「不斷大膽實驗」的著名呼籲。歐巴馬身邊聚集了一流的經濟學家團隊,可以確保他不會做出任何傻事。


但美國的情況特殊,以至於歐巴馬需要願意嘗試從未測試過的全新理念的人做他的顧問,換句話說,必須勇於進行羅斯福式的嘗試。


具體來說,歐巴馬需要跨越經濟學家凱恩斯財政刺激政策的障礙,解決處在目前危機根源的經濟信心問題。截至目前,信心恢復措施仍只限於金融市場,手段有公共擔保、流動性支持和注資。


2個因素--歐洲能否解決內部分歧。美國忙於解決金融風暴,歐洲本有機會在全球扮演領導角色,但這場危機卻反而彰顯了歐洲內部的分歧,它存在於金融監管到必要對策等各個領域。


德國一直在扯財政刺激政策的後腿,阻撓本該成為全球財政行動計劃第二條腿的重要對策付諸實施。如果歐洲想在全球舞台上佔有一席之地,就必須就行動目標達成一致共識,同時承擔起更多的責任。


3個因素--中國能否遏制經濟增長放緩趨勢。中國經濟增長逐步下滑,「保8」成為今年的終極目標,中國若能夠讓經濟增長下滑速度減緩,就能夠讓全球經濟獲得止血,並向上提升。


文章說,儘管美國政策不力是經濟領域最大的風險,但中國所發生的一切可能在歷史上留下更深更持久的紀錄。無論中國如何應對發端於美國的金融危機,後世子孫都將記住2009年,這個不是因為全球經濟和金融危機,而是因為這場危機為中國帶來的重大變化。


4個因素--各國是否進行充分的全球經濟合作?各國為保護國內就業強加的貿易壁壘進一步惡化了大蕭條的經濟局勢,當國內需求居首位的時候,全球經濟合作必然蒙受損失,金融和貿易領域保護主義尤其可怕。設置貿易壁壘在這次風暴裡成為一種誘惑,而銀行 (無論表面上是不是國有) 都將受到優先照顧國內借款人的壓力。


截至目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在危機中設立了市場迫切需要的短期借貸機制,如果新興市場所承受的壓力加大,則必須拓展這種短期借貸機制。與此同時,世界貿易組織 (WTO)卻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毫不相關的多哈談判。 WTO本應在監管和執行20國峰會不提高貿易壁壘的承諾上投入主要精力。


文章認為,決策者需要充分發揮團隊智慧,將「市場與政府」或「民族國家與全球化」這樣無效的二分法徹底放棄。他們需要正視國家法規和國際市場無法分割,同時也相互需要的現實。他們採取的行動越切合實際、越有創造力,世界經濟就能夠越快恢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kys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