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2009.02.20 03:38 am


熟悉兩岸事務官員表示,今年內兩岸就會討論洽簽「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但不急於在三次江陳會簽妥。據了解,府院正在商討一個全民共識度較高的協定名稱,該協定也將以「東協中國」版本為藍圖。


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昨(19)日罕見投書媒體指出,「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與全面性開放的「自由貿易協定」(FTA)不一樣,未來不管以那一種協議的形式出現,台灣都不可能向中國大陸「全面開放」。


賴幸媛投書媒體,雖是回應早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指出,兩岸洽簽CECA,大陸勞工將排擠本國勞工就業,造成本土企業關廠歇業。但實際上,她的發言卻是反映府院重新布局兩岸洽簽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的重要一環,即「先消毒再推銷」。


一位熟悉兩岸事務官員表示,兩岸是否洽簽CECA,目前是「內部歧見大於兩岸歧見」。有鑑於「東協中國自由貿易區」(即俗稱東協加一)將在明年實施,府院近期會加速作業,就算趕不上三次江陳會,但年內一定會接觸討論。


他也說,名稱問題不重要,外界不需「以詞害意」,政府不可能接受有一國兩制意味的「CEPA」,但究竟叫什麼,政府會持續商討出一個全民共識度較高的名稱。在內容上,會參考「東協加一」版本,讓我業者能和東南亞業者站在同一水平。


官員強調,兩岸洽簽任何形式的經濟合作協議,都不是向大陸傾斜,而是接軌國際,特別是東協加一實施後,還會再出現東協加二、加三,如果台灣沒有看到這等國際情勢,屆時就可能出現邊緣化危機了。


但據了解,賴幸媛說法也非府院屬意名稱。過去兩岸間的各項簽約都是叫做「協議」,該叫協議還是協定,府院還在推敲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kys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