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07 工商時報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


     近日國內的外匯市場波動幅度愈來愈大,導致央行在匯市尾盤必須大力作價以穩定匯率。然而此一收盤價,卻與銀行當日最後的牌告價完全脫鉤,而出現外匯批發市場(銀行間交易)價格,高於零售市場(銀行與客戶間交易)價格的奇特現象。


     近日民眾到銀行購買美元現鈔的牌告價,竟然比當日匯市收盤價,還要更便宜!這種銀行「牌告價」和匯市「收盤價」明顯脫鉤的扭曲現象,引發市場一番熱烈討論。


     大型銀行主管指出,賠錢的事,銀行當然不會做,現今牌告匯率和收盤價「各走各路」,主要是央行在尾盤作價,一次拉下過多升幅,導致收盤價和市場實質成交價落差甚鉅,倘若銀行以收盤價為牌告價,就會產生套利空間。


     銀行主管解釋說,以昨日來說,匯市收盤價為31.132元,但市場多半成交在30.8~30.9元間,這3角的差距該怎麼處理,是個大問題,因為前一日的收盤價,往往就是當日開盤價,當新台幣匯率呈現較明顯的升值趨勢時,銀行掛出低於31.2的賣匯價,明天一早,肯定會有許多民眾排隊搶賣美元,賺進這3角價差。


     換言之,為預防民眾套利,新台幣匯市開盤價「僅供參考」,銀行掛牌時,還是以實質成交價為主。


     銀行主管還說,過去一般正常情況是:銀行以收盤價為中間價,額外再加上一些銀行現鈔處理成本,使銀行和民眾交易的現金買、賣匯價各在兩端;以台銀5日牌告價為例,台幣收盤價為31.252元,銀行現金買匯,也就是民眾賣美元給銀行的匯率為30.75元,銀行賣給民眾的價格則為31.292元。


     不過,本周一和周三都出現銀行現金賣匯價,比當日收盤價更低的離奇現象。


     昨日台銀4時的現金賣匯價為31.072元,也將是明日開盤的牌告價,低於央行收盤價31.132元,從數字上看,銀行似乎是「認賠賣美元現鈔」,但銀行主管說,收盤價是央行作價後的結果,無法反映市場實際交易情況,就連大型行庫牌告價,也反應收盤價「不具參考性」這個事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kys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